我心中的微信與美篇子夜聽雨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文/子夜聽雨【原創(chuàng)】<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圖/網絡</h3> <h3> 題記:近來,關于微信朋友圈的討論時有出現,有美友也在美篇里發(fā)表了自己的見解。拜讀后頗受觸動,于是就從個人角度出發(fā),將微信與美篇的部分功能做了個簡單的對比,記錄一下自己的內心感受。</h3> <h3> 對于我來說,微信是一個現實中的世界,美篇是另一個夢幻般的世界。</h3> <h3> 對于許多人來說,一頓飯下來,微信朋友圈就有可能增加幾個人甚至是數十個人,而增加的這些人也僅僅是出于客套而已。有時打個順風車,為了定位的準確、聯系的方便,彼此就可能毫不猶豫的加對方為好友。就連去菜市場買菜,還可能把賣家加成好友。微信在作為溝通工具的同時還扮演著強大的支付工具角色,其便捷性無可厚非,其價值性亦無可爭議,就好比流通的貨幣,更多的人由于價值交換的需要彼此加為好友。物質利益的驅動使每個人的微信朋友圈不可避免的增容擴張壯大,也使朋友圈越來越雜亂。人多,就難免會泥沙俱下、魚龍混雜。或許,正是微信的功能多樣性,影響了自身作為交流媒介功能的美好。</h3> <h3> 在人與人感情交流方面,微信正變得越來越像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讓人在一次次的接觸中變得陌生而疏遠,像柴米油鹽,雖不可或缺,但又總覺得少了點什么。微信能讓我們語音聊天,能讓我們視頻通話,還可以隨時隨地上傳照片,一切都在表達:有了微信,空間不再是問題,再遠的距離可以用網絡和一部手機拉近、消除。殊不知,這拉近和消除的豈止只是空間距離,更有曾經擁有的神秘、想象和美麗。</h3> <h3> 微信把認識的人圈到了一起,但有的也只是認識而已,許多加上微信的人只是因一時需要,很難說都是三觀相同、志同道合的同路人。所以,彼此從通過好友認證到最后一言不發(fā)都是在所難免的結局。</h3> <h3> 相比而言,美篇不具備支付功能,她的初衷很純粹,就是單純的情感、思想交流。 她更像是一朵玫瑰,一首歌,塑造了一個美麗的世界,甚至是像童話故事般,如夢似幻,讓人流連忘返。</h3> <h3><font color="#010101"> 但凡熱愛美篇的人,都是追求美的人,是熱愛生活的人,是向往靈魂自由的人,也必然是比較勤奮的人??梢哉f,身在美篇,越是活躍,就證明越是勤奮,因為生活工作已是不易,再要抽出一定時間敲鍵盤、碼文字,就必須像在海綿里擠水一樣去擠時間,要想整個像樣的文章出來,怎么也得加個個把小時的夜班才行。還有,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如果沒有平時的點滴積累,怎么能一下子收獲別人滿滿的點贊與關注。</font></h3> <h3> 從另一個角度分析,美篇中的美友在一定程度上又是志同道合的人,彼此有著共同的興趣與愛好。因為,美篇里的一個個小圈圈本身就是根據愛好分的類。不喜歡某個圈圈、對某類圈不感興趣就一定不會主動進入,正可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從這個角度來衡量,微信做的就比較粗糙了,有點黯然失色,難以與美篇比肩、相提并論了。美篇是一個巨大的平臺,里面有美文類、攝影類、親子類等等專題,又有數量眾多的美友創(chuàng)建的獨立的小圈圈,相當于在一個大的平臺上有眾多的子平臺,每個子平臺里又有許多的微平臺,而且每個人又都可以獨立做媒體人,這個獨立的媒體又相當于一個個公眾號。</h3> <h3> 美篇的另一個好處是交流便捷。每個人直接點擊了解關注自己的人的信息,而不必通過認證,然后還可以通過查看自己“粉絲”的“粉絲”和“關注”對象,只要有美友頭像的地方,就可以進入了解與欣賞,可以說是既直接又方便,讓人大呼過癮。因為每個人放在自己美篇里的東西可以設置權限,又避免了個人隱私的泄露,想讓人看的隨便看、盡情看,不想讓人看的又很安全,可以說是考慮周到,設計合理,兼顧了快捷便利與安全保護。</h3><h3> 相比之下,微信的某些隱私權限以時間和數量為條件來設置,于此同時,對象卻是朋友圈里的所有人。這就引發(fā)了現在熱議的“請不要把朋友圈設置為僅三天可見”的大討論。微信圈里的人好多又是生活中認識的人、熟悉的人,是生活中的親人、朋友或同事,一旦他們看到你對他有所保留時,難免會引起對方的“遐想”,最后導致不必要的誤會。</h3><h3> </h3> <h3> 微信圈的“朋友”來源復雜,沒有興趣愛好上的詳細分類,有的僅僅是停留在“認識”、“見過面”的淺層次交往基礎之上,導致后續(xù)深入交流乏力,時間一長,如果沒有進行備注的話,根本就不知道誰是誰了,刪還是不刪很糾結,問還是不問很糾結。 <br></h3><h3> 美篇里的美友之間或許連面都沒見過,但是這并不妨礙彼此之間的深層次交流,因為是愛好讓他們走到了一起,是志趣相投把彼此深深吸引,是志同道合在彼此之間引發(fā)了共鳴,是對方的才華讓人生出了敬仰追隨之心。這種建立在深層次精神層面上的行為,是相對可靠牢固的關系,是人與人相互信任的潛在根基。相對于微信,美友們并不在乎也不愿追究對方有哪些文章、話題設成了隱私內容,因為這些與現實生活無關,與己無關,重要的是你展現出來的東東我喜歡,我熱愛,我追隨!這就足夠了,其他的是美友自己的事兒,愛咋地咋地唄。</h3> <h3> 美篇充滿正能量,是有情有義人的共同家園;美篇是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美篇不是購物者的天堂,沒有物欲橫流的狂歡,沒有良莠不齊的雜亂,只有唯美的召喚。</h3> <h3> 美篇因為愛好而相互吸引,因為共鳴而相惺惺相惜,因為距離而產生夢幻般的美麗。轉發(fā)源于欣賞,基于熱愛,發(fā)自于內心的認可認同贊美。享受愛我所愛的酣暢淋漓,同時也享受被愛的甜蜜。美篇是一場近似純潔的愛情之旅,由愛做媒,只談愛情不談利益,純潔而單純,簡單而透明。</h3> <h3> 美篇給人以希望和力量。美篇讓人重新認識身邊的這個世界,重新審視自己忙碌的生活,重新認識自我,重新找回自我,激發(fā)自我,提升自我。在這里,你可以是觀眾,可以是演員,還可以做導演,可以盡情表達你的觀點,展現你對美的理解和認識,深淺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過程,是參與,哪怕是自我陶醉也無所謂,這里是愛美者的天堂,是旅行者的集合地,是文字愛好者的最愛。</h3> <h3> 在這里,你可以是一域之主,可以做光芒四射的美星,最最重要的是可以靜靜的做一回真實的、夢想中的自己。這里的一切都那么干凈,干凈的讓靈魂能夠輕盈的飛舞,一切都是那么自由,自由的讓心靈高聲歌唱,不需要繳納任何費用,也不用擔心有萬惡的、令人作嘔的潛規(guī)則。</h3> <h3> 美篇之前,冷漠的世界近乎把我扼殺。來到美篇,竟然就像經過嚴冬走入了浪漫溫馨的春天,輕輕的走,慢慢的看,醉心的讀,靜靜的想,碧海藍天綠草鮮花爭奇斗艷,令人美不勝收流連忘返。</h3> <h3> 邊學習邊成長,求知、創(chuàng)作的欲望會越來越強,美友的關心關注,反過來又再次激發(fā)了新的攀登渴望。美篇能給人帶來精神上的慰藉與寧靜,一個人或者是和心愛的人一起享受著從簡單到復雜,從粗糙到精致,從膚淺到深刻的成長過程。</h3> <h3> 總之一句話,微信傾向于實用,美篇側重于追求情感上的共鳴,這就是微信和美篇在我心里對比的最終結論。這種對比或許還將繼續(xù),也不知何時會止步停息,但在我心里的區(qū)別已是如此分明和清晰。我不是一名網絡工程師,不具備從技術角度和架構對比二者的能力,只是情之所至,有感而發(fā),只是順應本心而已。</h3> <h3> 但是,這個世界的神奇就在于有些事情的發(fā)生往往出人意料,而這個世界的神秘又在于所有已經發(fā)生的事情都是絕對的合理,雖然到目前為止,我們仍然沒有找到所有問題的答案。寫本文的目的不是厚此薄彼,更與美篇官方沒有任何關系,只是個人一點由衷的體會,可能片面,但沒有違心之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