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斑斕南伊溝傾聽風鈴 <h1> 在西藏的米林縣有一個叫南伊溝的地方。這里距中印邊境有28公里的原始雨林,這里的秋天五彩繽紛,色彩斑斕得令人窒息......</h1> <h1> 月圓中秋的時候,我又一次來到了南伊溝。此時的南伊溝被秋色浸染出難以置信的華麗----絢麗多彩、五彩繽紛、光彩奪目、流光溢彩---所有瞬間涌上腦海的詞匯都無一例外地顯得蒼白、平淡、淺薄。</h1> <h1> 毫不夸張地說,此時此地隨手朝任意方向按下快門,都會是一幅美輪美奐的精美畫作!</h1> <h1> 我們忘情地穿行在斑斕的色澤之中,貪婪地撲捉著每一寸美景,所有人的臉上都舒展著歡快和愉悅,往日事業(yè)生活中的困頓、糾結(jié),一時間飄散的無影無蹤----</h1> <h1><br> 一位同伴由衷感慨道:優(yōu)美的環(huán)境確實能凈化心境、滌蕩靈魂,讓心靈也變得一塵不染?。∥屹澩恼f法,當你身處賞心悅目、怡人心脾的美景之中,隨之而來的不正是平和、樂觀、感恩的心態(tài)嗎?</h1> <h1> 幾乎所有看到我拍攝的南伊溝照片的人都會指著遍布圖片中淡綠色的美麗樹掛問道:那是什么?<br> 從網(wǎng)絡(luò)里我查到了這樣的知識:這是一種寄生植物,學(xué)名松蘿。古代《詩經(jīng)》中稱之為女蘿。從晚唐女詩人魚玄機的詩句里,可以讀到它"不用多情欲相見,松蘿高處是前山";從古老的《本草綱目》和現(xiàn)今《國藥藥理學(xué)》的記載中,也可以查到它的別名和藥用功能:松上寄生、松落、天蓬草、血風藤;清肝化痰、止血解毒……</h1> <h1> 令我感嘆稱奇的不僅是它的優(yōu)雅飄逸和藥用價值,這東西對環(huán)境的要求極其苛刻,空氣中但凡有一絲污染就不能存活。因此,所有飄拂著松蘿的地方無疑標志著極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h1> <h1> 正當我炫耀地向第一次來這里的同伴賣弄這些知識時,一位提著奶桶從路邊的木屋走出的藏族同胞告訴了我們這樣一種說法:松蘿在當?shù)亟凶鳊堩毑?,它是靠吸食樹木的養(yǎng)分存活的。當一棵樹上掛滿了紗幔般美麗的松蘿,讓人看上去多了幾分飄逸的美麗的時候,便也是大樹生命的終結(jié)日來臨了。大樹因為這貌似的美麗失去了生命,松蘿卻又飛舞著飄向另一棵大樹,去重復(fù)那殘酷而美麗的屠殺。<br> 頓時,我茫然了。真不知道對這種極富文學(xué)想象空間和藥用功能的植物,是該多一些贊美呢還是多一些憎惡?<br> 可大自然里,在人類社會中,不常常有著這樣的讓人難以評說的演繹嗎? <br> </h1> <h1> 走進南伊溝,必得經(jīng)過一個駐軍部隊的連隊,從營房到溝里,踏上那條坑坑洼洼的林中泥路,向著五彩繽紛的深處走去,給人一種歷經(jīng)蠻荒通向夢幻中童話世界的感覺。</h1> <h1> 就是在這條泥路上,我聽到了這樣一個故事:當?shù)伛v軍的一位四川籍基層干部,在獲準探家后,買了兩匹馬,一匹馱著炊具、帳篷,一匹用以坐騎。軍人背著心愛的相機,風餐露宿,日月相伴,走一路拍一路,拍一路美一路,輾轉(zhuǎn)回到家鄉(xiāng)時,假期已經(jīng)度過了一半.而當他把自己拍下的風光和家人一起欣賞時,軍人自覺擁有了一個最美的假期,家人則滿足他帶回了最好的禮物。</h1> <h1> 我不知道這個故事的真實程度,但我堅信,生活戰(zhàn)斗在如此神奇美麗的風景之中,產(chǎn)生這樣浪漫的沖動是毋庸置疑的。況且,如今的解放軍官兵,早已不是人們習慣思維中僅僅孔武有力、英勇善戰(zhàn)、犧牲奉獻。他們和同齡的年輕人一樣,綠軍裝里包裹的是一顆顆激情四溢,像秋天的南伊溝一樣絢麗多彩的心。</h1> <h1> 無論是盡義盡責地守衛(wèi)祖國的邊陲,還是盡心盡情地欣賞祖國的美景,都是軍人在表達自己的一種情感,那情感便是熱愛,便是忠誠。</h1> <h3><a href="http://www.52010000.com.cn/18gozzz6"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古 道</a><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