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非要掉個書袋不可,實在是老子這句“惚兮恍兮”與我決意要嘗試一下西洋畫時的精神狀態(tài)太契合了。更何況畫了一段時間后也真的是隱約覺得畫布之上“其中有象”……故此向老子借上此句,權(quán)作此篇的題目。
??那年,病魔襲來,陡然間,生活充滿挑戰(zhàn)。力不從心,便是無奈?;钪蚜藷o激情。
茫然間,孤坐窗前,呆望那棵曾經(jīng)的綠葉大樹: 樹高參天,枝葉蔓蔓??裳矍?,枯葉搖曳、落地紛紛...... 被驚恐裹挾著,我數(shù)度墜入深淵。怪異的感受,我無法釋然,他人更無法體驗。
??自救!只能自救!
恍惚間,我看到《最后的長春藤葉》(歐·亨利的小說):貝爾曼苦雨中拖著病體連夜創(chuàng)作了一幅畫:“它是藤上最后的一葉了??拷~柄的顏色還是深綠的,但那鋸齒形的邊緣已染上了枯敗的黃色。它傲然掛離地面二十來英尺的一根藤枝上面?!?就是這片行將落地、卻又永不掉落的長春藤葉,喚醒了奄奄一息蘇艾的求生欲望。老藝術(shù)家以生命中的最后一幅杰作挽救了一位年輕藝術(shù)家的靈魂與生命!
??絕望中我似乎抓到了一根稻草!能否用自己手中的畫筆來拯救失落的靈魂?
沒基礎(chǔ),而今手已無法捏筆...... ,內(nèi)心的我糾結(jié)著欲望與無奈。
“想畫畫!” 一天,對著好友我自語。
“好?。 ?“可我捏不住毛筆”,
“可以試試西洋畫法??!”
眼前一道閃光!對啊,西洋畫的筆刷多是握著的。我立馬找了把刷子,還真握住了!這一刻,印證了“上帝為你關(guān)上一扇門,也一定為你打開一扇窗”。 初試臨摹《秋》23cmx30cm
2009 New York
??第一次拿起筆刷,第一次調(diào)色,看上《秋》,是因為畫面柔美的色調(diào)。因為是“第一次”,也就隨便找了張硬紙板描摹起來。調(diào)色盤中的色彩隨著筆刷的觸及變化無窮、難以掌控。我邊刷邊心里嘀咕“是這色嗎?” 越端詳還就越犯疑,操筆西洋畫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色彩的魅力和難度,而調(diào)色也許就是自己無法跨越的門檻。
??可讓我驚喜的是:臨摹處女作《秋》成了先生的最愛。 《芭蕾女孩》(1) 20cm x 25 cm
2009 New York ??我喜歡舞蹈,尤其芭蕾。朋友在網(wǎng)上搜了幾幅,我選了這幅簡單、入眼的。如何下手?先試一下那只舞鞋吧,扯下信紙的硬底殼就上手了。當(dāng)上完那道淺淡的色塊,一雙立體的橘色腮紅綢面舞鞋竟活脫脫立在了眼前。我興奮得血脈噴張,告訴自己,可以上畫板了!
?? 沒有解剖學(xué)的基礎(chǔ),人體的比例怎么比試就是不順眼。好在人體最難表現(xiàn)的手部,總算看得過去。至于臉嘛,不求相似。其實,我所有的臨摹,都是大致的照葫蘆畫瓢,連臨摹也夠不上。這《芭蕾女孩》一氣畫了不同尺寸的兩幅。 《芭蕾女孩》(2)30cm x 53cm
2010 New York
《鋼琴與玫瑰》40cmx52cm
2010 New York
??與鋼琴結(jié)緣,始于小學(xué)三年級。音樂課練聲之前,老師會彈一段試聽練習(xí),讓小朋友寫下樂譜。其間,老師發(fā)現(xiàn)我的耳朵靈光,邀我參加他的鋼琴三人興趣小組。遺憾的是,才活動了兩次,學(xué)了個最基本的指法,就不得不放棄。原因是不能隨同班學(xué)生一起放學(xué)回家。路遠(yuǎn)父母放不下心。
??后來的人生軌跡,鋼琴與我始終若即若離。就像后來的涂抹西洋畫,跟著感覺,自娛自樂。原本期盼退休以后,可以正經(jīng)練練琴。不料,一場大病就此擊碎了我的黃粱鋼琴夢。
??臨摹此畫,是應(yīng)朋友家的鋼琴所邀,也是為夢中的鋼琴不了情。
《海虹》20cm x 25
2010 New York
??臨摹后起名為《虹》,是為海倫。親戚加好友,和我一樣,歷經(jīng)了知青、留學(xué)的艱辛與坎坷。她的博士學(xué)位、她的律師資質(zhì)、她的律師事務(wù)所合伙人的身份,以及她的女兒的誕生,都是在她身患重病之后。樂觀向上、勇氣、毅力,當(dāng)是上帝也為之動容。 《Joyce in Taiwan》
2010 New York
??這一幅與下面那幅《秋野》是臨摹親戚和朋友的攝影作品(稍作改動)。夏、秋兩季,恰似人生最燦爛的階段。夏天的深綠、撲騰嬉鬧的白鴿,以及佇立在草地憧憬的小女孩,足可浮想聯(lián)翩、吟誦出一首朦朦朧朧的綠色生命之歌。 《秋野》34cm x 42cm
2015 New York
??金色,成熟之季。這渲染的多彩多姿,也是大自然呈現(xiàn)給人們最后的一道美麗。今天的我們,一路走來,盡管道路各異,但異彩各放;人生萬變,卻終歸走向一個鎮(zhèn)靜的成熟階段。接著,我們將從容擁抱人生最后的年華。 《讀書少女》(1) 34cmx42cm
2011 Shanghai 《讀書少女》(2) 58cm x 76cm
2011 Shanghai
??喜歡女孩的氣質(zhì),喜歡畫面的典雅。一連臨摹了三幅。第一幅為病中的好友;第二幅因母親所愛(媽說,爸在世,必喜。父親書畫皆佳,老文青);第三幅才得以為己。臨摹到后來,竟生出了膩味。不禁感慨,原創(chuàng)才具生命! 《讀書少女》(3) 30cmx53cm
2011 New York 《致豬先生》20cm x 25cm
2012 New York
??給先生的生日禮物- 原創(chuàng)《致豬先生》。先生屬豬,好吃懶做(家務(wù));但勤學(xué),永無止境。 《晨貓》22cm x 30cm
2012 New York
??我們沒有養(yǎng)過貓,但以前房東的小貓“咪豆”會時不時下來光顧寒舍。剛擺上餐桌的紅燒牛肉,一個轉(zhuǎn)身就缺了一大角。每每開飯,人沒入座,咪豆卻已排排坐好了。當(dāng)然,人家也不白吃,一見你躺沙發(fā),便會輕輕一躍,收攏尖爪,四只肉墩墩的小蹄子便穩(wěn)穩(wěn)地搭住你的膝蓋。那種沁入骨髓的溫暖柔情,至今回想起來還令人回味、陶醉。 《春色滿園》22cm x 30cm
2016 NewYork
??這幅畫,無論構(gòu)圖還是色調(diào),在臨摹的過程中幾經(jīng)修改,其結(jié)果已是離原創(chuàng)漸行漸遠(yuǎn),終而無法收筆。不得已,干脆隨心而欲,去追求自己的心中之畫了。 《背影》20cm x 25cm
2016 Shanghai
臨摹攝影作品《背影》,作詩一首,只為自己那段已逝的芳華 —
“那個年代,那個背影,是一枝悲愴的玫瑰,是一枝夾在舊筆記中的玫瑰。”
姐,請不要轉(zhuǎn)過你的身,我怕看到你迷茫的眼神;
其實我也用同樣的目光,曾經(jīng)去搜尋遠(yuǎn)大的前程。
姐,請不要轉(zhuǎn)身把臉仰, 我怕看到你滿臉的淚光;
悲傷,只能一人獨嘗,但讓我站在背后為你遮擋。
姐,請不要轉(zhuǎn)過你的臉來,好讓我想像你笑容的和藹;
燦爛,是青春熾熱的火焰,青澀,是愛情初綻的花蕾。
姐,你不肯回頭目光相迎,是怕我看到那歲月的痕??;
但我見過臉上突然的白點,那是凌厲寒流烙下的記印。
姐,你不肯轉(zhuǎn)身回頭,因為歲月不堪回首;
我們會沉醉笑中帶淚的回憶,留給后輩,只有背影的難以解讀。
《臨馮驥才畫作》25cm x 25cm
2016 Shanghai
??描摹馮驥才的畫,是因為喜歡馮驥才下面的這段話。畫著畫著,我不再是描摹人家的畫作,而是在述說自己的內(nèi)心?!拔膶W(xué)是延綿不斷的畫面,繪畫是片斷靜止的文學(xué)。文學(xué)是用文字作畫”,而”繪畫是用筆墨寫作,畫中一點一線,一塊色調(diào),一片水墨,都是語言?!? 未完成的《白玫瑰》25cm x 25cm
2015...New York
??這幅臨摹的未完成,是因為這些年牽掛著母親的病體。心不靜,則筆不靈。如今老人家已駕鶴西去,就讓這未完成的白玫瑰寄托愛女的無盡哀思吧。 ??回想整個學(xué)畫的過程,有一些細(xì)節(jié)總能給自己留下些許感動。比如,這第一幅臨摹是畫在隨手抓來的硬紙板上......,為了讓畫面平整一些,裱框的時候不得不在背后支上兩根筷子。
??它很象我學(xué)畫這段時間的生活:背面看實在是有點不堪,但那又何妨?翻過來,不還是有可供我涂抹的空間嗎?
??在陽光灑滿房間的下午,如果可以一直用畫筆涂抹出愉悅,我覺得這會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 2015 於紐約寓所 作者 衛(wèi)東
2018-6-21 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