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年味-蒸團子千尋愛吃西紅柿 <h3>團子,在我們當(dāng)?shù)厮追Q"毛團子",是繁昌地區(qū)的一種美食。</h3><h3>蒸制前要將梗米和糯米按比例調(diào)和,機器打成粉狀放置一天,把多余的水過濾掉,再把面團揪成一個個劑子,再捏成窩窩狀放在鋪好的棕葉上。</h3><h3>隨后,在院子里支起柴火或炭火,用蒸籠蒸上一個小時。白色的團子飄著獨特的糯米和梗米香氣還有棕葉香,農(nóng)家院落頓時便散發(fā)出濃濃的年味。</h3><h3>制作期間每一步都有講究,有學(xué)問。今年七十多歲的奶奶說,以前家家戶戶都要提前蒸上幾百個團子,過年時除了送給親朋好友和鄰居,剩下的就存到大缸用水養(yǎng)好,聽說好的團子可以養(yǎng)很久,放在屋外背陰處的儲藏間,隔段時間換一次水就可以了,</h3><h3>放置時間越久說明團子做的好,一直可以吃到四五月份呢。</h3>